显色 → 顯色

显色 → 顯色
指顯然可見之色。 為‘形色’的對稱。 於一切色法中, 其相狀顯著, 可使眼見而識別者, 稱為顯色。 為眼根所取的色境有十二種, 此中有實有假, 實者是顯示物質顏色的差別, 即青、 黃、 赤、 白四種;假者為顯示云、 指龍氣, 烟、 指火氣, 塵、 指被風吹起之細土, 雾、 指地面之水蒸氣, 影、 光明被障而不得明見物體, 或其余諸色, 光、 指日焰。 明、 指月、 星、 寶珠、 電等之光焰, 闇、 全然無法見物。 其中, 青、 黃、 赤、 白等四種為本色, 稱為四顯色, 尤以白色最為殊勝;其余八色均由本色之差別所立, 故皆攝於此四本色中。 以上十二種顯色為小乘說一切有部所立, 而唯識宗之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一, 則增立‘空一顯色’一項, 總為十三種顯色;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一, 增加‘回色’, 共為十四種顯色。 俱舍宗則於上記十二種外, 另立長、 短、 方、 圓、 高、 下、 正、 不正、 空一顯色等九項, 而成二十一種顯色。
* * *
◆謂青黃赤白, 光影明暗, 雲煙塵霧等, 顯然可見, 是名顯色。 ◆顯即明顯, 色即質礙之色, 謂青黃赤白、 光影明暗、 煙雲、 塵霧、 虛空等色, 明顯可見, 故名顯色。
* * *
顯然可見之色, 如青、 黃、 赤、 白、 雲、 煙、 塵、 霧、 影、 光、 明、 闇之十二色是。 此中青黃赤白四色是本色, 其餘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別色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